3月26日至29日,“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举行。会议设立了66项正式活动,包括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养老、5G物联网等。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AI 时代来了吗”在分论坛上,百度副总裁尹世明、携程旅游网首席传播官席伟航、小i机器人创始人袁辉、威盛集团董事长陈文琪等AI是否会取代人类,抢夺人类劳动力,还是会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利大于弊发表自己的看法。
百度副总裁尹世明: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留在中国
对许多消费者来说是对的AI发展过快的忧虑,百度副总裁尹世明表示乐观,“AI只是一种为人类服务的技术”。
在尹世明眼里,今天很多人的担忧都在解决,“我们正在用最新的技术来解决我们的担忧”,诸如AI所有可以解决隐私问题。
“相信技术发展突破可以利用AI践行人类价值观”,尹世明说。
此外,对于AI尹世明说,今天我们来谈谈产业布局。AI,其实是一整个产业链。只有A B C,AI从理想到现实。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将算力、数据和算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应用AI。尹世明认为,人工智能已经在许多场景中实际实施。此外,计算机视觉如3C产品质量检验也有很多应用场景。
尹世明认为,目前,中国的劳动力价格逐渐上涨,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力,但如果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企业可以留在中国。基于计算机视觉AI一究如何使机器成为一门学科“看”进一步说,科学是指用摄像头和计算机代替人眼识别、跟踪和测量目标,进一步进行图形处理,使计算机处理成为更适合人眼观察或传输到仪器检测的图像。此外,反欺诈、打击黑色等场景需要很多应用算法。
尹世明在分论坛后的一次采访中还表示,去年12月,百度进行了架构调整,将智能云业务部门升级为智能云业务组。架构升级意味着公司对智能云有更大的期望和支持,因此组织也在扩大。从此可以看出,百度将做云AI应用决心,“这是肯定的”,尹世明称。
在他看来,自2016年以来,百度智能云业务发展迅速,组织结构调整自然,背后是百度智能云的扎实工作和公司的持续投资,为业务推广铺平了道路。
谈到云轨道上与其他企业的比较,尹世明表示,比较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并不介意。他认为,云是一个可以改变各行各业的时代,现在只是长跑的早期阶段,这并不意味着第一个可以跑到最后,更不用说朋友和商人也在共同扩大这个行业,“也是合作伙伴”。百度云业绩于2018年第四季度首次披露,那么2019年是否也设定了收入目标呢?“有的,但不能说。”尹世明对媒体说。
机器人袁辉:机器人不能取代人类,可以帮助一些企业节省劳动力
新生人口出生率在下降,智能机器人却越来越多地“上岗就业”,机器人开始取代人类吗?
3月27日上午,小i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袁辉在分论坛上直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真正制造变形金刚,希望与现实还有很大差距。”他说,很多人都是对的AI有一个巨大的误解。
袁辉告诉记者,60年后我们还在谈论人工智能的发展,因为AI之前,我陷入了困境。AI未来之路在哪里?这是今天最大的问题,AI在过去的60年里,数据处理非常初级和两次AI都失败了,因为过去没有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好处,我们也没有意识到AI给我们带来价值。
“机器人不能取代人类”这是与行业领袖的共识。机器人更像人类。事实上,距离很远。然而,机器人取代部分劳动力和就业机会正在成为现实。
袁辉承认,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今天,AI医药等价值正在增加,我们可以帮助一家银行每年节省9000人的劳动力,许多简单的工作将被取代,今天在许多领域,AI从简单到复杂,从虚拟机器人到实体机器人,实体机器人。
陈文琦,威盛集团,2030年全球将有8亿份工作AI取代
此外,携程旅游网首席传播官席伟航在分论坛上表示:“我们对AI需求还是很强的。”
席伟航在论坛上举了一个例子:携程每天有数百万个实际订单,其中100万是机票订单,100多万是酒店订单,各种咨询的业务量非常惊人。携程最多有1.5万个人工客服,每天接100万个电话,邮件100多万。让我们计算一下,客户服务负责处理机票的退换订单。劳动力成本为13元,月薪超过1万元。与人工智能投资相比,客户服务成本非常高。
席伟航透露,未来可能会有70%到80%的电话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共享。
“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取代全球8亿份工作。”威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文琦预测:“他们是机器,我们是人,人们做机器,我们永远不会拼写机器,未来30%的工作被取代不是坏事。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