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越来越近,室内覆盖面向5G演变也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由于5G时代室内业务将占70-80%的流量。如果运营商率先关注室分网络部署,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将大大提升。
我们知道,5G频谱分为高、中、低频,其中中低频主要部署宏基站,用于连续覆盖、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能场景。高频的主要应用场景是热点和高容量。如果部署宏基站,覆盖面小,成本高,难以部署。
目前低频段主要用于2G/3G/4G,而5G因此,5更集中在中高频段,G时代室内覆盖更适合小基站部署,数字化室内覆盖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技术委员会主任魏乐平最近在公开场合也表示:“国内5G时代,小基站将迎来数千万量级的巨大发展机遇。”
传统DAS系统在后4G时代开始露出硬伤
在2G/3G在时代,解决室内覆盖的方法是用室外宏站信号覆盖室内和传统室内分布DAS系统。由于成本相对较低,产业链支持成熟,甚至4G时代传统DAS仍然是解决室内覆盖问题的主要手段。
传统DAS系统主要有BBU、RRU、由合路器、功分器和小天线组成。其工作流程大致如下:BBU开始发出基带信号,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RRU,将基带光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放大传输,通过合路器集成不同频段的信号,然后通过功分器将信号传输到室内不同方向的小天线。
不过后4G时代甚至5G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传统的流量密集型场所DAS不能满足室内覆盖要求,其缺点逐渐暴露:一是施工难度,后期改造升级难度系数也较大,如部署大量无源设备,工程施工难度大,周期长;节点多,故障隐患多;前期安装和后期维护需要与物业协调,困难重重。其次,当前设备不支持高频段,对LTE支持需室改造,网络演进能力差。其次,当前设备不支持高频段,对LTE支持需分改造和网络演进能力差。三是室内外不协调。
5G时代数字化室内覆盖将成为主流
由于5G频率更高,传统无源室分的馈线损耗更大,5G要求采用Massive MIMO技术使传统室分向5G 演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相比传统DAS系统和小基站系统非常简单BBU、rHub、pRRU构成三部分。基带信号从BBU出发,光纤到达rHub,放大和转发信号,发送到PRRU转换成无线射频信号发射。
特别是小基站系统部署施工简单,故障隐患可调查;支持演进,pRRU可同时支持3G/4G/WIFI模式,内天线支持2T2R MIMO;室内外自动化协同。
值得注意的是,5G时代室内业务将占流量的70-80%,业务比例的提高对室内覆盖系统的要求很高。如今,室内覆盖已经从模拟发展到数字,从无源发展到有源,逐渐形成了有源的数字网络生态。
三大运营商也逐步明确了数字室内覆盖方案。2016年底,中国移动要求90%的新室内场景采用数字室内覆盖方案,中国电信将于2017年下半年发布室内网络建设标准,要求支持5G进化能力;中国联通也要求未来实现数字室内覆盖。
目前,许多设备制造商也提出了新的数字室内分布系统,室内数字覆盖率为5G时代室内覆盖主流。例如:华为发布的5G LampSite。
当然,新的数字室内分布系统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DAS室内覆盖方案,未来两者会共存并逐渐走向融合。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