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百度与浙江卫视联合打造“百度好奇夜”,晚会期间,全网参与互动人数超过108亿。一家科技公司主办的晚会能获得如此高的热度,一定有什么“玄机”。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百度邀请了很多当红明星,更是因为百度会AI等待前沿技术的融合,让观众体验新时代沉浸式前沿技术的互动模式。

百度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尽管百度的All-in-AI经过多年的深耕,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说到应用或名声,似乎没有看到太多的水花。作为BAT其中一个,其他两个都有产品可以完全接触用户,渗透到用户的生活中,但百度没有,在2C能力与市场表现极不匹配。

这可能是因为AI本身“冷硬感”的限制,但百度在这方面的发展路线也存在一些问题。幸运的是,百度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试图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AI它可以更快地被消费市场认可,从而实现转型。所以百度近年来有一系列的动作,这是否意味着百度在AI战略开始“急功近利”了呢?

一、“好奇夜”AI展示你的技能,你可以看到百度对“破圈”的渴望

说到破圈,最重要的是找到吸引公众关注的点。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早已分为零散,熟悉商家和企业的各种套路。除非足够新颖、有创意、能调动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否则更难做点什么来吸引用户。

这些“点”百度好奇夜都有。

超豪华全明星阵容一目了然:李荣浩、李宇春、大张伟、Angelababy当许多明星出现时,首先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现在每个电视台晚会都不难邀请几位明星。让百度好奇夜真正关注的其实是晚会的融合AI等先进技术。

晚会上,百度爆款产品“小度”客串主持人,与主持人华少互动,向李荣浩坦白“歌手的眼睛很小,歌”,就像一个追星多年的老粉,可以说是很梗。这是因为小度背后有强大的力量AI技术与自然语言对话交互能力在支撑。

大家都熟悉小度音箱,而另一个AI产品是百度不久前举行的“万物智能·百度世界2020”会议上推出的虚拟助理“度晓晓”,当晚与Angelababy与汪苏龙同台歌唱。该产品是基于小度对话式AI由百度大脑的语言、图像、知识等领先技术支持,手机下载即可使用。

目前,杜晓晓具有答疑解惑、娱乐互动、情感陪伴等多种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它来满足他们在这些方面的需求,这也意味着百度在传统搜索业务之外增加了智能互动、情感和温度的搜索入口。

百度的AI技术不仅现在技术上AI在百度的其他业务中也可以看到产品AI技术身影。

此次晚会上,展示了百度搜索页多位明星的“专属梗”,比如搜“邓紫棋”有一条可爱的金鱼,搜索“沙溢”就出现“葵花点穴手”...这个功能向外界展示了百度在搜索内容创意和内容洞察方面的准确优势,但也需要依靠AI来实现。

此次晚会上百度也有用Apollo无人驾驶汽车配备明星登场,百度无人驾驶技术和AI、5G结合,借助精确定位和敏感传感器,未来也很有用。此外,百度还展示了AI搜索应用以来取得的成就:百度借助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AI自2016年推出以来,411已经完成.人脸对比91万次,寻亲成功人数达到11716人。此外,百度还展示了AI搜索应用以来取得的成就:百度借助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AI自2016年推出以来,411已经完成.人脸对比91万次,寻亲成功人数达到11716人。

因此,这个晚会不仅仅是常规的明星来吸引注意力,真正引起大家好奇的是融合和展示的前沿技术。百度尽力融入更多AI还有一种应用场景渴望被认可“破圈”心态存在其中。

一直BAT与其他巨头相比,百度在商业化和消费市场的普及能力似乎更差。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百度的AI技术本身实力很强,但由于种种因素,始终难以推行自己的科技成果到消费级市场,导致科技实力与市场表现极不匹配。

二、AI实力不弱但难有水花,百度战略思路正在转变

多年来,我们经常听到百度的深耕AI然而,很少有消息得到广泛应用。事实上,百度应该是中国众多科技互联网巨头的入局AI最早的一批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百度已经开始整合了AI研发资源;

百度成立于2013年“深度学习研究院”,比腾讯、阿里、华为等公司早很多,同年开放无人驾驶项目;

2014年学术界讨论“神经网络翻译”一年后,百度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网络翻译系统,微软和谷歌相继推出了同类系统;

2016年,百度强调“互联网的下一幕是人工智能”,并陆续推出DuerOS(智能家居),Apollo(智能汽车)两大平台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百度今年又举行了“万物智能·百度世界2020”会议,自然也是AI为主题。

可见百度对AI从百度的投入和实力来看,百度是多么的关注AI一点也不差,但最终在市场上似乎没有什么水花。

可见百度对AI从百度的投入和实力来看,百度是多么的关注AI一点也不差,但最终在市场上似乎没有什么水花。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百度对C端市场的认知不够准确。

在PC百度,百度是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绝对之王。不用说,搜索是多少流量入口。百度可以通过这项业务赚很多钱。但也许正因为如此,在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初期,百度错过了很多2C业务风口,因为没有及时关注PC消费者习惯在端到移动端转移过程中的变化,在应用层面的动作往往较慢。

百度的这些缺陷落在外界和资本眼中,自然转化为担忧:即使百度在外界和资本眼中,AI实力足够,领先成果多,但缺乏实用化、产品化成果的能力;资本担心百度最终会变得相似“技术方案供应商”这样的企业不能在2C市场有所作为,所以估值不高。

近年来,资本市场是对的AI青眼有加,给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AI独角兽的估值很高,或者给阿里云和腾讯云带来的AI技术产品的独立估值,但百度讨论不多AI估值和利润前景。

原因之一是百度信息披露一直保守。百度财报中有“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前者主要是广告收入,AI业务一般分为“其他”外界无法清楚地了解具体情况。

当然,信息披露模式可以改变,百度甚至单列AI收入也可以。但根本问题是,资本和舆论现在不相信百度的商业化能力。百度肯为AI很少有人质疑花多少钱,但很难说这种投资能否带来相应的产出。

这种缺乏信心体现在具体的估值上。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云的收入约为250亿元,外国投资银行给阿里巴巴云的估值为700亿美元,高盛甚至给出了1238亿美元。百度也应该有几百亿美元的量级估值,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另一个原因是AI许多研究需要长期捕捉大鱼,如无人驾驶和人脸识别。这些都不能在短期内得到回报。相反,他们需要在早期阶段长期烧钱,这是无法改变的。AI必须接受该领域的成就。但资本市场的本质是盈利,有时没有那么多耐心陪百度慢慢煮。

但百度现在也在慢慢转变AI战略,推出了像“小智能音箱”这样的爆品。

在不久前刚刚举行的百度世界2020大会上,百度又推出了“小真无线智能耳机”,价格低至199元。本产品发布前,百度在微信官方账号“小度小度”发布了这款耳机的广告片《左右不是》“人”》,阅读量很快达到10w ,并在用户和营销圈引发热议。

会议上的另一个产品是培养虚拟助手“度晓晓”,有些类似于科幻小说和动画作品AI助手,百度好奇晚上和明星一起表演,估计能给杜晓晓一波存在感。

三、动作频繁助力AI升温,百度“急功近利”也挺好

从百度最近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百度真的在努力推广AI。无论是智能扬声器、智能耳机还是虚拟助硬技术融入产品中,使其新鲜、可爱、温暖,使消费市场更容易接受,缩短技术转型实现周期,更好地实现AI商业化。

毫无疑问,AI这是未来的热门方向,百度传统的搜索和广告业务不再是盈利的利器。

因此,百度作为一家企业,必须找到能够长期发展的业务。从早期的投资和成就来看,百度All-in-AI战略特别有前途,只是各种原因造成的All-in-AI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转型机会也不是特别好。

像AI如果这种硬技术想商业化普及到大众市场,最重要的是“有温度”

。这种温度既不是直接把科技成果展示在大众面前,那样只会让人敬而远之;也不是为了吸引用户强加各种噱头,那样终会被拆穿;而是要以一种巧妙的手法和真诚的态度,吸引更多人愿意主动去了解这些科技成果。

此次的“百度好奇夜”似乎可以给出一个模型

。从表面上看,百度渴望在好奇的夜晚展示各种相关信息AI结果,似乎有点“急功近利”的味道。但从战略发展方向和长远发展需求来看,百度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它AI未来战略的发展也需要更广泛的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百度AI成果。

时代不再是以前的时代,百度搜索为王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在AI百度需要更高的曝光率和关注度,让人们对成果普及困难、各领域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有更深的了解AI研究成果。


更何况作为一家企业,百度也不可能像实验室模式那样一味投入不求回报。因此,百度最近的一系列努力是非常必要的。百度的好奇之夜也可能成为百度的推动者AI技术发展的转折点使消费市场更容易接受AI这种硬技术也让资本市场看到了不同的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