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物理世界走向数字世界。20世纪90年代,数字革命方兴未艾,开启了第一次数字经济热潮。其中,数字技术主要进入消费领域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几乎所有主要商业模式的终端用户,如门户网站、在线视频、在线音乐和电子商务,都是消费者。因此,这称为“消费互联网”。

如今,网络连接已经从人人互联转向万物互联,技术应用已经从消费环节转向生产环节。以5G、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开始加速渗透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等环节。随着消费者互联网红利的逐渐下降,工业互联网已准备就绪,推动数字经济向新的高级阶段发展。

事实上,数字经济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工业革命,它创新了价值创造的方式,然后定义了价值分配的过程。从第一次数字经济热潮到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消费互联网正在向工业互联网同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将再次更新。

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

传统产业的框架呈V形,一边是供给侧,另一边是需求侧,中间是供需中介的商品或服务。许多供应商与大量消费者分开。由于身份不明,难以识别,信息不对称,交易效率低,资源浪费。

由于资源整合的优势,消费互联网可以大大提高供需之间的沟通效率。消费者互联网的资源整合优势主要体现在V的两端。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是商品,交易完成后关系中断。

由于消费互联网不考虑商品的生产过程,应用场景相对简单,对网络性能的要求相对较低。同时,由于不考虑复杂不同的生产过程,应用门槛低,趋于同质化,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可复制性强,容易快速实现规模效应。此外,消费互联网的投资回收期一般较短,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本的支持,这也使得消费互联网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事实上,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是由互联网企业主导和推动的。它可以根据商品的等级和类别快速整合供应商和消费者,本质上属于平台模式。平台模式具有很强的网络效应,所有用户在扩大网络规模的过程中都可能获得更高的价值。这是互联网的上半年,即消费互联网的生态系统。

但随着消费互联网红利的逐渐下降“互联网 ”随着趋势的深化,互联网企业逐渐渗透到以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与此同时,传统产业开始主动拥抱互联网,即“ 互联网”。在这两股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互联网从上半年的消费互联网进入下半年的工业互联网。

如果消费互联网允许站在两侧的供需双方相互识别,那么工业互联网需要下沉,让消费者密切参与,让供应商提供个人服务。对于供给侧来说,需要下沉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穿透企业的边界,深入企业的日常运营水平,突出供给侧的实体地位。在需求方面,消费者参与生产甚至设计、创新等环节。

具体来说,消费互联网的服务对象是个人(2C)。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面向8个市场.3亿网民,以及14亿人口。一般来说,工业互联网的服务对象是企业(2)B)。严格地说,其服务对象是各种组织,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实体,以及**、学校、医院、其他机构、社会组织,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其中,中国只有1个市场主体.2亿户。

这也表明,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长链,需要由客户和服务提供商等生态社区完成,从元素到价值。工业互联网的要素被服务提供商整合为解决方案,并提供给传统企业作为客户。根据解决方案,传统企业可以促进其内部运营流程,甚至在装配线上连接和生态流程,最终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推进产业互联网深度发展

如今,数字技术与人类生产生活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合,全球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和海量集聚的特点。数据的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优化了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模式,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许多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新的生产要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互联网已成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重要载体,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工业互联网不仅是中国数字经济的不足,也是数字经济的未来。为了促进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一是加快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的整合,二是实现全价值链和全生态数据的开放,三是促进制造业的服务。

首先,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本上满足用户从商品到货币的需求“惊险一跃”。但由于缺乏技术支持,一些企业难以掌握潜在用户和用户的需求和消费习惯。

行业领先的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往往积累大量的用户资源和客户信息。实现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的整合,开放数据连接,不仅可以为传统行业的企业提供更准确的用户肖像,还可以通过实时数据连接为消费者提供定制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零售企业的选址通常采用传统的方法,如人工统计商业区的人流,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周边居民的消费特点。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更为明显,如效率低下、误差大等。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点评、字节跳动等大型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人员流量、周边人群的消费习惯等信息,使零售企业的交付类别更加准确。

其次,行业是所有从事相同经济活动的单位的集合。由于供应链和价值链跨越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往往存在企业联系薄弱、数据共享差等问题,数据的价值无法充分发挥。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由生态共同完成的生态社区。要促进跨产业互联,必须建立全价值链与全商业生态企业之间的联系,实现与企业经营相关数据在全价值链和全生态中的流动。

例如,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链物流企业建立联系,实时掌握采购材料和自身产品的准确位置;通过与零售企业建立联系,准确掌握经销商产品的库存和销售,及时调整生产。同样,制造企业也可以根据供应链和商业生态数据为相关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最后,为了促进制造业的服务,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制造业的服务转型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呈现出深化的趋势。

制造服务,又称产品服务系统或服务制造,是指制造企业从主要从事产品生产到提供更基于产品的服务转型的现象。服务型制造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产物,服务型是制造业的商业创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进一步加快了制造业服务转型的步伐,为产品服务系统的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中,促进最终产品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是工业互联网的必要和重要组成部分。

网联化使得制造企业能够实时掌握产品的运行状态数据,为用户提供在线检测和预防性维护服务。可采用按产品正常工作时间收费的商业模式,也可更好地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产品。智能是指通过云计算或边缘计算将机器学习培训或软件处理后形成的算法嵌入到产品中,使产品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时下,随着“新基建”随着工业互联网互联网深度应用的新机遇已经到来。作为互联网的下半年和数字经济的高级阶段,工业互联网也将开启互联网发展的新篇章,创新互联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