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原本是京东成立的日子,但现在已经演变成了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年中“练兵场”。
今年6·18刚刚结束,各电商平台也曝光了相关销售数据。比如JD.COM宣布,6月1日至6月18日,平台订单金额达到2015亿元;拼多多订单超过11亿,GMV同比增长300%以上;天猫110多个品牌成交量超过1亿,最高增长率超过40倍;苏宁易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33%;聚集6·18大促销期间,总成交额同比增长81.4%等等。
总体而言,第三方数据机构星图数据监控报告显示,整个18天推广期(6月1日至6月8日),整个网络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3180.75亿元同比增长11亿元.8%。而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则测算称,6·18期间,全行业电商下单金额可能超过4000亿元。
数据不仅体现了整体市场的发展,也体现了竞争格局的变化。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诉《时代周刊》,今年6日·18最大的特征和变量之一是由“猫狗大战”的“两强争霸”,悄然演变成阿里、拼多多、京东之间的三国杀戮。
新晋玩家
实际上,在6·前夕,拼多多因活跃用户数量增加到行业第二而引起舆论关注。2019年5月20日,拼多多发布Q1财务报告显示,截至3月底,平台年活跃买家数量已达4家.43亿,同比增长50%以上。相比之下,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淘宝和天猫仍在6岁.年活跃用户54亿排名行业第一,拼多多已超过3亿活跃用户,跃居行业第二。
“拼多多确实是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互联网观察家丁道石告诉《时代周刊》,拼多多快速崛起和增长的核心并不完全是低价手段,而是其独特的下沉市场定位,以及通过社交微信平台引发的裂变群体模式。
这是拼多多发布的6·也反映在18数据中。数据显示,6·18期间拼多多有近七成订单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80后、90后群体消费占拼多多平台总额的近80%。
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5月29日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也指出,1635岁的年轻用户约占拼多多用户的83%。从消费行为数据来看,拼多多代表“拼团购”现已成为当代青年网购的首选。
丁道师表示,拼多多在模式上的创新和成功自然会引起其他电商平台的效仿和阻碍。例如在6·JD.COM在18期间努力拼购,在公告中表示,JD.COM拼购已经成为JD.COM零售业务东6·18期间,京东拼购36线城市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106%。
阿里自然不会缺席。根据天猫披露的数据,6·18期间,聚划算交易主要下沉市场同比增长86%;其中,三五线城市购买用户和购买金额同比增长100%以上,聚划算18天为品牌带来3亿多新客户。
传统电子商务平台纷纷推出“低价爆款团”,各大电商采用拼多多拼购模式的现象AI数据研究所副院长陈秋认为,这表明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已经开始给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带来新一轮的迭代升级。
对于竞争环境,他也承认拼多多会保持开放的态度,始终站在公平竞争的立场上不断创新。良性竞争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好事。
阻击与突围
然而,面对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的效仿和阻碍,拼多多如何进一步突破仍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子商务市场中,突破并不容易。比如新蛋网、库巴网、易迅网、1号店等。,曾经熟悉的行业新秀,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无奈淡出舞台。
在这方面,互联网分析沙龙联合创始人戴锡海告诉《时代周刊》,京东、淘宝等巨头正在下沉,这种外部竞争必然会对拼多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拼多多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自己品牌的转型突破。
代锡海认为,“五环外”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用户群在拼多多过去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品牌限制。在后续的发展中,拼多多需要扭转低端和廉价用户的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巨头下沉后,“五环外”拼多多需要关注和突破的方向是加速市场红利的消失。
“拼多多在下沉市场中建立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和用户忠诚度。”丁道师还认为,就像淘宝在精品战略上孵化天猫一样,拼多多也可以创建新的品牌来补充精品模式,实现下沉和上升“两条腿走路”。
事实上,在这方面,拼多多并非没有意识到和改变。例如在6·18期间,拼多多数据显示其3C下沉市场的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率首次超过一二线城市,约70%的水果新鲜、食品等农产品订单来自一二线城市。
此外,此前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拼多多新增用户中有44.2%来自二线及以上城市,呈持续上升趋势。这也意味着拼多多正在加强对一二线城市用户和市场的渗透。
对于拼多多未来发展的预测,曹磊得出结论,虽然拼多多拥有明亮的用户增长数据,但与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差距在收入和净利润指标方面仍然客观存在。
然而,随着未来市场消费潜力的逐步释放,拼多多品牌和消费升级正在进行“上行市场”中的进一步渗透,拼多多或将保持营收高增长状态,增长潜力、发展前景均值得持续关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